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fious mononucleosis,IM)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fious mononucleosis,IM)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小儿期常见,主要由EB病毒(Epstein-Barr-vir…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fious mononucleosis,IM)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小儿期常见,主要由EB病毒(Epstein-Barr-virus)引起,特征为不规则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血液中出现大量异常淋巴细胞,血清中可出现嗜异性凝集素及EB病毒特异性抗体。6岁以下幼儿常表现轻症,甚至隐性感染。

【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的病因为EB病毒,该病毒1964年由Epstein及Barr等从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的细胞培养中首先发现,故命名为EB病毒。EB病毒属疱疹病毒群的双链DNA病毒,是一种普遍感染人类的病毒,具有潜伏及转化(transformation)的特性。

病毒进入口腔后,在咽部淋巴组织内繁殖复制,继而进入血流产生病毒血症,主要累及全身淋巴组织及具有淋巴细胞的组织与内脏。咽部上皮细胞、B细胞、T细胞及NK细胞均具EB病毒的受体CD21(CR-2,C3dR:补体第三成分受体)。但IM时主要感染B细胞,继之引起T细胞的强烈反应,形成周围血中可见到的异常淋巴细胞,也就是活化的抑制性T细胞(CD8HLA-D,CD8CD45RO)。本病主要病理组织学改变是淋巴组织的良性增生,并不化脓。肝、脾、心肌、肾、肾上腺、肺、中枢神经均可受累,表现为异常的淋巴细胞浸润。EB病毒不诱致细胞溶解,但可产生细胞变形,并引起形态及功能改变。

在临床症状颇为相似的IM病例中,90%以上由EB病毒引起,而其他5%-10%称之为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like illnesses)的病例则由巨细胞包涵体病毒(CMV)、鼠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腺病毒、肝炎病毒、HIV及第6型疱疹病毒(HHV-6)等所致。

【诊断】

(一)症状

1.潜伏期 在小儿潜伏期较短,约4—15天,大多为10天,青年期较长可达30天。

2.发病 或急或缓,半数有前驱征,继之有发热及咽痛,全身不适、恶心、疲乏、出汗、呼吸急促、头痛、颈淋巴结肿大等。

3.典型症状 症状轻重不一,少年期常比幼年期重;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2岁以下者,肝、脾、淋巴结肿大及一般症状均可不显著。一般说典型症状可在发病一周后方完全出现。

(1)发热:绝大多数病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热型不定,一般波动在39’C左右,偶亦可高达40C以上。发热维持约1周左右,时伴冷感或出汗、咽喉痛。发热虽高,中毒症状却较细菌性咽炎为轻。但幼儿多不发热或仅有低热。

(2)淋巴结肿大:每一病例均有。淋巴结急性肿大为本病的特征之一,肿大部位主要在双侧前后颈部(环绕胸锁乳突肌的上段),且后颈部常较前颈部先出现,两侧可不对较柔韧,无压痛、互不粘连。肿大淋巴结亦可出现于腋窝,肱骨内上髁和鼠鼷部,直径约1-4cm。有时可见于胸部纵隔,则应和结核、淋巴肿瘤作鉴别。肿大的淋巴结一般在数天、数周内逐渐缩小,但消退慢者,可达数月。

(3)咽峡炎:80%以上患儿出现咽痛及咽峡炎症状。扁桃体充血、肿大,陷窝可见白色渗出物,偶可形成假膜,需与化脓性扁桃体炎、白喉鉴别。约1/3病儿前腭黏膜可出现丘疹及斑疹。

(4)肝脾肿大:约有20%的病例可有肝肿大、肝区压痛,还可出现类似肝炎的症状,约10%出现黄疽,基本上不会转变为慢性肝病或肝硬化,但曾有报告伴发Reye’s综合征者。在发病约1周多可触及脾脏1-3cm,伴轻压痛。但亦有在病程第2周脾脏急骤增大而引起左上腹胀满及触痛者,此时触诊应轻柔,避免局部受撞击,警惕脾破裂的危险,2—3周后脾脏即渐次缩小。偶见报道有肝脾显著增大及黄疽的病例。

(5)皮疹:皮疹的出现率低于10%,并无定型;常见的皮疹呈泛发性,多在病程第4—10天出现。可为猩红热样、麻疹样、水疱样或荨麻疹样斑丘疹。3-7天即消退,消退后不脱屑,也不留色素。皮肤黏膜出血仅属偶见。由于无特异性疹型,对诊断并无大帮助。

综上所述,本病的症状和体征是多种多样的,其出现率亦有较大差异。

(二)实验室检查

1.血象 本病的第1周可出现末梢血白细胞减少或增多。典型血象改变是淋巴细胞总数增高,高于5.0×109/L,其中非典型性淋巴细胞增多达1.0×109/L以上。白细胞总数只中度增加,见于病程第2周。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可占50%以上,且有10%以上为非典型性淋巴细胞(CD8HLA—DR,CD8CD45RO淋巴细胞)。其异常细胞形态可分为泡沫型(Downey I型);不规则型(Downey Ⅱ型)和幼稚型(DowneyⅢ型)三种,但实际在化验检查中难于区分,对诊断的价值也不大。在幼儿中非典型性淋巴细胞增多现象较少见。由于非典型性淋巴细胞增多的同时CD4细胞减少,致使CD4/CD8之2:1正常比例下降。应注意的是,和本病同样的异常淋巴细胞形态亦可出现于巨细胞病毒感染、传染性肝炎、风疹等疾病中。

2.血清嗜异凝集反应 该方法于1932年由Paul和Bunnell初创。IM患者血液中含有凝集绵羊红细胞或马红细胞的抗体,即“嗜异性凝集素”,是一种IgM的嗜异性抗体。一般认为1:40以上即为阳性反应。1:80以上更具有价值。于起病5天后即可呈阳性反应。但有迟至病程4周后才显阳性。一般在疾病的第2-3周达高峰,可持续2-5月,亦有2周即消失者;但有10%病人则始终阴性。而正常血清、血清病、白血病、霍奇金病及结核病等病人的嗜异凝集试验也可呈阳性,需注意鉴别。

3.EB病毒特异性抗体测定 EB病毒特异性抗体是诊断IM的可靠依据,对血清嗜异凝集反应阴性者则意义更大。感染EB病毒后,患者可产生多种抗体。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抗衣壳抗原抗体(anti-VCA antibody):又分IgM及IgG两型,分别出现于本病的急性期及恢复期。IgM可维持4—8周,IgG可终生存在。

(2)抗早期抗原抗体(anti-EA antibody):经荧光染色又分弥漫性(D)及限制性(R)两种。D多见于青少年,阳性率70%,维持约3~6月。R多见于小龄儿童,阳性率较低,在病后2周以上出现高峰,一般维持2月至3年。

(3)抗核心抗原抗体(anti-EBNA antibody):出现于发病后4-6周,阳性的效价亦较低,但可持续终生。如发现该抗体,则提示感染实际早已存在。

抗体测定方法日新月异,如间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ant as-say)、单克隆法等。在IM急性期检测血清特异抗体,如EBNA-IgG阴性,以下的结果如出现一项或多项,即属本病急性感染的指征。

①抗VCA-IgM抗体阳性,以后转阴;

②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检测结果VCA-IgG抗体效价呈4倍以上增高;

③EA抗体一过性升高;

④本病初期VCA-IgG抗体阳性,后期EBNA抗体转为阳性。

但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或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疗的患儿,仅凭EB病毒特异性抗体往往难于诊断本病。

4.EB病毒培养 临床上极少应用,因阳性结果需时两周至两月,且技术上复杂、费用昂贵。培养取材自急性期病人的唾液或淋巴细胞。但应注意15%-20%的健康人口咽部亦携有EB病毒,且一些病毒可长期生存于恢复期病人的淋巴细胞内。反之,巨细胞病毒(CMV)极少存在于正常人咽部,故在鉴别诊断上一旦培养阳性则临床意义较大。

5.EB病毒DNA的检测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sase chain reaction,PCR)进行检测时,可发现患儿血清中含有高浓度EB病毒DNA,提示存在病毒血症。

(三)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至少3项以上阳性

①发热

②咽炎、扁桃体炎

③颈部淋巴结肿大(1cm以上)

④肝脏肿大(4岁以下:2cm以上;4岁以上:可触及)

⑤脾脏肿大(可触及)

2)血象检查

①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占50%以上或淋巴细胞总数高于5.0x109/L

②异形淋巴细胞达10%以上或总数高于1.0x109/L;

3)EB病毒抗体检查:急性期EBNA抗体阴性;以下1项为阳性

①VCA-IgM抗体初期为阳性,以后转阴;

②双份血清VCA-IgG抗体滴度4倍以上升高;

③EA抗体一过性升高;

④VCA-IgG抗体初期阳性;EBNA抗体后期阳转阴。

(四)鉴别诊断

本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故须与相似疾病做鉴别。诊断困难仅见于:①发病早期;②轻症及幼儿;③主要症状及体征过多或特少时;④早期出现严重并发症;⑤缺乏血液学或血清学的证明时。如临床表现典型而血清嗜异凝集反应为阴性,特别是EB病毒特异性抗体也呈阴性,则应重视与巨细胞病毒、鼠弓形体及肝炎病毒等所致的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鉴别。此外,约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例咽部培养为A族β溶血性链球菌。如按链球菌咽峡炎治疗48—72小时后,症状仍无改善即应考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之可能。有肺炎者应明确病原。出现黄疸、肝大、转氨酶升高时,应与病毒性肝炎鉴别。有神经系统症状时应注意与其它病毒性脑炎、脊髓炎鉴别。有淋巴结、肝脾增大时应与白血病、结核病、霍奇金病鉴别。淋巴细胞显著增高时,应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登革热等鉴别。必要时需做骨髓像检查以排除白血病或合并有血液系统合并症。少数病例需进行淋巴结活检以排除淋巴瘤或霍奇金病。

【治疗】

本病无特效治疗,以对症及支持治疗为主。

1.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加强护理,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脾脏增大时尤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破裂。抗生素对本病无效,只用于伴发细菌感染时。如咽拭培养出现A组β链球菌,可使用青霉素G或红霉素。本病患者对部分抗生素呈高敏反应,尤其氨基苄青霉素(ampicillin)发生皮疹者可达95%,通常在用药1周后出现,可能和本病的免疫异常有关,故宜忌用,但青霉素G则无此并发症。盐水漱口常可改善咽炎引起的疼痛及不适。

2.抗病毒治疗 目前使用无环鸟苷(阿昔洛韦,acyclovir)及更昔洛韦(5mg/kg.次,每12小时一次静脉滴注)来治疗一些疱疹病毒感染。据认为该药具有在病毒裂解期抑制病毒DNA聚合酶合成,从而抑制病毒复制及减少病毒从病人口腔部排出,但对改善症状和缩短病程无明显作用。有报道采用人白细胞干扰素,每日100万U,肌肉注射,连用5天;辅以维生素B1及C口服及对症治疗,可缓解症状,缩短疗程,如早期给药效果更好。

3.对症治疗 可对症使用退热止痛、镇静、止咳及保肝等措施。阿司匹林常用于头痛、咽痛及控制发热。对严重病例如持续高热、伴有咽喉部梗阻或脾脏肿痛症状者宜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约3—7天,可减轻症状。并发心肌炎、严重肝炎、溶血性贫血或因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有出血时,激素应用可延至2周。剂量为1mg/kg/d,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60mg,第二周逐渐减量而停用。但对一般病例,激素并非必要。由于成人血液内大多含有对该病的特异抗体,有人曾建议对重症患儿可试输成人新鲜血浆。

4. 丙球治疗:IM是一种EB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异常性传染病, IVIG治疗IM不仅使临床表现恢复快,且病程明显缩短,疗效显著,是治疗IM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0.2~0.4g/(kg、d)静脉输注疗程3~5d。

【并发症及处理】

本病并发症多样,对预后影响很大。

1.血液系统 可有Coomb’s试验阳性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出现于病程的1—2周,且大多可在一个月内停止发展。另可发生粒细胞减少、嗜酸细胞增多、全血细胞减少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甚可引起DIC,噬血细胞综合症等。

2.神经系统 0.37%-7.3%患儿可出现此类合并症,症状差异很大,包括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视神经炎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等,其中尤以横贯性脊髓病为最严重,可突然出现双下肢瘫痪及尿潴留。虽神经系病变多能恢复,但也可发生后遗症或死亡。

3.消化系统 肝功不正常者一般不严重,主要是肝酶的改变。可有黄疸,乃由于溶血或肝炎所致。曾报告有肝坏死,也可有食道静脉曲张。

4.呼吸系统 偶可因扁桃体明显肿大及咽部淋巴组织增生引起呼吸和吞咽困难,严重者需气管切开解除气道梗阻。此外也可并发胸膜炎或胸腔积液、肺炎等。

5.心脏 不常见,约1%—6%,心电图可见非特异性T波改变或轻度传导不正常。心肌炎和心包炎则少见。

6.眼部 可并发结合膜炎、视神经炎、视网膜炎、巩膜炎、葡萄膜炎、复视、偏盲、斜视、眼睑下垂等。

7.泌尿系统 血尿、蛋白尿、肾炎、肾病综合征以及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等。

8.其它 腮腺炎、睾丸炎、中耳炎等。

【预后】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如无并发症预后大多良好,病程约1-2周,但亦可反复。少数患者恢复缓慢,如低热、淋巴结肿、乏力等,可达数周甚至数月之久。在IM之后,偶可有一段时间的持续性疲劳。部分患者转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则预后较差。

本病病死率仅1%—2%,因并发中枢或周围神经麻痹引起呼吸衰竭所致;其它少数死于并发脾破裂、脑膜炎、心肌炎、肝炎和播散性淋巴增生性疾病。

本病发生在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患者则可迅速死亡。近年国外对家族性奉病感染屡有报道,称性连淋巴增生综合征(x-linked lymphoproliferative syndrome,XLP),其三大特点为:①致死性或严重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②后天获得性低球蛋白血症;③恶性淋巴瘤。XLP患者EBV 原发感染后的死因是:大量细胞毒性T细胞浸润肝脏引起的肝坏死、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衰竭以及多重细菌感染或霉菌感染。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 是其特征性表现。值得提出的是,虽然XLP可引起暴发性IM,但并非所有暴发性IM均属于XLP,因该病尚可见于女性患者。XLP 预后很差,平均发病年龄是2.5 岁,70 %以上在10 岁以前死亡。骨髓移植的成功率在50 % ,但长期存活率尚无详细报道。因此,早期诊断尤其对基因缺陷家族的诊断对于XLP 引起死亡的预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预防】

本病分布广泛、多散发,亦可呈小流行,经密切接触病人口腔唾液而传染。飞沫传播并不重要,输血及粪便亦为传染源之一。多见年长儿及少年,6岁以下可呈不显性感染。卫生状况较差的地区幼儿期感染较多见;反之,条件较佳地区则青少年期才多见。成年期血清抗体大多已阳性。EB病毒不仅可在患儿的唾液中发现,且20%的恢复期病儿及50%因抗体阳性而接受免疫治疗者的唾液中亦可能出现此病毒。本病自潜伏期至病后6个月或更久均可传播病原体;甚至只经血清学证实的恢复期病人中,仍有15%可间断排出病毒。因传染大多由直接接触,故不必过多顾虑学校内飞沫传染,但家庭中的传染则较可能。本病井无实际可行的预防方法。

作者: admin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