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的前世今生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传播的最有效手段。 乙肝疫苗能刺激人体产生对抗乙肝病毒的保护性抗体,称为乙肝表面抗体(抗体)-HBs)。 当人体感染乙肝病毒时,如果体内有足够的乙肝表面抗体,…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传播的最有效手段。

乙肝疫苗能刺激人体产生对抗乙肝病毒的保护性抗体,称为乙肝表面抗体(抗体)-HBs)。

当人体感染乙肝病毒时,如果体内有足够的乙肝表面抗体,就可以中和乙肝病毒,使人体免受乙肝的侵害,不会患乙肝。

乙肝疫苗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最初的乙肝疫苗是从携带乙肝病毒的人的血液中提取的,所以当时被称为血源性乙肝疫苗,是第一代乙肝疫苗。

血源性乙肝疫苗是纯化乙肝表面抗原。

1981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人群中使用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

然而,血源性乙肝疫苗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从乙肝病毒携带者那里提取血液,其来源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大规模生产难度大,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制备成本高。

自20世纪70年代末基因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生产以来,第二代乙型肝炎疫苗在1986年正式投产。

第二代乙型肝炎疫苗是一种基因重组疫苗。由于其安全性高、免疫源性好、成本低、制备简单、原料容易批量生产,逐渐取代了第一代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

第二代乙型肝炎疫苗主要包括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和仓鼠卵巢细胞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随着乙肝疫苗的发现和广泛使用,乙肝病毒的传播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2017年全球肝炎报告》指出,全球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新感染率大幅下降,从20世纪90年代的4.7%下降到2015年的1.3%。

我国乙肝疫苗研制始于1973年。

1985年,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开发的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获卫生部批准。

1991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和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成功开发了仓鼠卵巢细胞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并于1992年上市。

1992年1月1日,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当时所有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都是自费接种的。

1989年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和默克(Merck)公司签订合同,引进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工业化生产技术,并于1993年5月开始试生产。

2002年1月1日,我国正式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疫苗免费但仍需支付接种费用。

2005年6月1日,我国公布了《疫苗流通和疫苗接种管理条例》,对新生儿实行免费乙肝疫苗接种政策。

2015年,我国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率达到96%,实现了5岁以下儿童流行率低于1%的乙肝控制目标。

乙肝疫苗刚刚进入计划免疫管理期,由于产量小、成本高,人们使用的血源性乙肝疫苗只有5微克。临床试验和研究表明,这种疫苗剂量产生的抗体率相对不太理想。

自1994年以来,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疫苗产量充足,成本低,能够满足社会需求。自2005年以来,北京的婴儿注射量也增加到10微克。

单剂10μg乙肝疫苗产生抗体的概率为30%。

三剂10μg乙肝疫苗产生抗体的概率在90%以上。

自我国儿童广泛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以来,我国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67%降至2014年的不到1%。

一旦出现保护性抗体,其保护效果至少可持续12年。

乙肝疫苗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为预防乙肝病毒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显著降低了婴幼儿乙肝表面抗原的检出率。

除了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外,成人在需要接种乙肝疫苗时也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由安静军医授权(www.haodf.com)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 admin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